“老周,你家厕所改造补贴领了吗?”花园湖村村民胡先生蹲在田埂边,对着邻居直摇头,“隔壁黄咀村都到账了,咱村连个水花都没见着!”这声疑问像块石头砸进死水,揭开了凤阳县枣巷镇一桩蹊跷事——101户村民的厕所改造补贴不翼而飞,验收表上还冒出“幽灵签名”。
当施工队成了“镜中花”,招标单上却明晃晃躺着“安徽明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”的大名。镇政府咬定工程款早打给了施工方,可村民眼里的改厕现场却是另一番景象:“哪见过什么专业队?就几个村干部往门口丢个马桶,剩下的全靠自己抡袖子干!”这种魔幻反差,活脱脱上演了现实版“空手套白狼”。
更绝的是验收表上的“神仙操作”。面对白纸黑字的农户签名,村干部两手一摊:“大伙儿在外打工忙,委托我们代签啦!”可被“代签”的村民周先生举着身份证直发蒙:“我亲手写的字都没这么齐整!”这种把群众当橡皮图章的做法,简直是把惠民工程搅成了浆糊。
雁过拔毛的“三副面孔”
空手套白狼的施工幻影所谓“乡镇统建”本该有专业团队操刀,结果成了村干部的独角戏。招标程序看似合规,实际却是纸上施工,资金流动成了谜之操作。这种虚设项目套取资金的把戏,比电视剧《狂飙》里的造假工程更荒诞——至少人家还搭个脚手架做样子!
偷梁换柱的签字戏法明明是涉及真金白银的验收单,却成了村干部的“书法练习册”。面对质疑,一句轻飘飘的“委托代签”就想蒙混过关。但法律人士看得真切:伪造他人签名冒领补贴,这已经踩了刑法红线!
移花接木的模式把戏面对村民投诉,镇里搬出“统建模式”当挡箭牌:“钱给施工方不算错!”可转头2023年同村搞起“农户自建”,三千补贴立马乖乖打卡到户。同村不同命,政策执行像翻烧饼——全看掌勺人的手法。
五年间厕所革命投入超300亿,可总有些“蛀虫”盯着惠农钱袋打主意。河北某县曾曝出村干部虚构80户厕改名单套取24万;湖南某镇更把补贴当成“唐僧肉”,连报废厕所都算进验收单。当民生工程沦为“唐僧肉”,损害的何止是政府公信力?
凤阳纪检的雷霆手段值得点赞:村支书就地停职,五名责任人集体“吃立案”。但更深层的改革还得靠制度发力。江苏泗洪县的做法就值得借鉴——每户厕所贴专属二维码,扫码就能查资金流向;山东淄博更让村民当“监工”,验收不过关直接冻结拨款。阳光照进角落,蛀虫自然无处藏身。
村头公告栏贴着最新通报,周先生盯着停职名单长舒口气:“早该治治这些薅羊毛的手了!”他身后,新安装的冲水马桶在阳光下泛着瓷白的光。这场厕所革命里,老百姓要的不只是干净卫厕,更是清清楚楚的民生账本。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当惠民政策遭遇“肠梗阻”,除了事后追责,能否把监督哨卡设到村头巷尾?毕竟再小的补贴,也连着千家万户的信任根基。
#热问计划#
正规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